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券中社2月8日讯,华商基金的基金经理助理陈夏琼近日发表观点称,从长期赛道格局看,储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,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,也是催生国内能源新业态、抢占国际战略新高地的重要领域。从储能需求、装机量增速、海外经验多个维度结合来看,国内储能建设或仍处在从0到1的阶段,未来3-5年具备较大的成长空间和较高增速。
陈夏琼表示,随着国内新能源的发展,新能源发电占比已经达到12%左右,电力系统灵活性问题越来越突出,因为维持电力稳定供应需要在所有时间尺度内(从瞬时到数年)平衡供应与需求,必须考虑不同时间尺度内的系统灵活性。目前,电力系统的灵活性调节资源主要是由新型储能、火电、抽水蓄能等共同提供。以储能为例,从装机量上看,2021年国内光伏、风电装机合计超过100GW,而储能新增装机仅为4GWh左右;海外市场如美国的光伏、风电装机约40GW,储能却并网了约10.5GWh。考虑到灵活性是新能源电力系统的核心,国内储能建设还远远不能满足需求,滞后于新能源发展,或仍处于从0到1的阶段,未来3-5年具备较大的成长空间和超高增速。
展望未来,陈夏琼预计,2025年全球储能装机将突破300GWh,对应2022-2025年复合增速超过80%,其中国内2025年储能装机有望突破100GWh,对应2022-2025年复合增速超过100%,与风电、光伏、新能车等其他新能源板块相比,储能领域未来5年的增速相对较高、确定性相对较强。
从产业链来看,陈夏琼认为,依托光伏、电动车、通信、机械等行业的发展,储能所需的关键部件产业链基本培育完成,产业发展不存在大的桎梏。从目前到2023年,光伏硅料价格处在下行周期,或将带动光伏成本下降,光伏配套储能电站中,储能成本的容忍度有望提升。从投资角度,目前阶段可以侧重关注致力于推动大型储能项目发展、股东背景较强、美国等海外业务占比高的公司,其储能订单存在持续超预期的可能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