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江为了参加闺蜜的婚礼,早早开启了减肥模式,为了穿上漂亮的伴娘服,她已经戒晚餐1个多月。 通过不吃晚餐、减少全天的食量,确实有一定效果,短期内体重明显下降。
但随着减肥进程的推进,小江却越发觉得自己身体状态大不如前,特别是精神、体力以及自身免疫,都存在异常。 都说不吃晚餐更健康,怎么自己的状态却一天天变差呢?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?
(相关资料图)
其实生活中很多人都对“不吃晚餐好处多”的说法深信不疑,既有助于减肥,又能减轻胃肠道压力,同时还有清肠排毒的作用。 殊不知,不吃晚饭并有你想的那么好,各种不良影响最终都会找上门。
不少网友表示,自己确实通过不吃晚饭减轻了体重,但实际上,少吃带来的减重是有前提条件的。 如果一个人长期保持稳定的运动习惯,饮食方面营养充足全面,那么控制食量自然不会带来不良影响。
但如果一个人只是单纯的不吃晚饭,不进行任何运动,同时忽视营养搭配,那么他的身体状态就会日渐变差。 人的体重控制主要涉及到代谢和消耗,如果二者都没有达到一定标准,不吃晚饭就是在伤身。
通过一日三餐获取能量和营养,是机体长久以来养成的习惯。如果按时吃饭,身体在合适的时间获得了营养,同时又通过日常活动造成了消耗,那么则完善了机体的代谢行为。 代谢水平高,体重则得到控制。
而长期的不吃晚饭,可能会导致营养摄入不足,短期内体重确实会下降,但代谢情况会在不吃晚饭的过程中不断减退。 代谢功能变差,消耗速度变慢,在后续的进食过程中,则更容易发生能量堆积。
简而言之,长期不吃晚饭往往更容易养成“易胖体质”。 一旦遇上朋友聚会、逢年过节大吃大喝,体重就会快速飙升。因此,合理安排三餐更有利于减重。
再来是不吃晚餐与健康之间的关系,网络上有不少说法认为,不吃晚饭的人更长寿,其实这也是以讹传讹。 部分人认为,不吃晚饭会减轻胃肠道负担,特别是现在家家户户大鱼大肉的时代,少吃反而更健康。
但是相关研究早已证实,长期不吃晚餐,特别是刻意减少进食量,不保证营养摄入的进食模式,可能会进一步增加胃肠道以及相关脏器的疾病风险。 比如胃酸侵蚀粘膜引发溃疡,胆汁分泌不足形成胆结石等。
如果身体已经呈现出病态,还不及时调整进食方式,就有可能增加癌症风险。 因此,不要盲目听信不吃晚饭更健康,能延长寿命的说辞,有规律、有节奏、有规划的进食,更符合人体需要。
1. 不吃主食
不少减肥人士都很排斥碳水,特别是晚餐这一顿,几乎都是用蔬果、肉类、牛奶等食物替代。 但如果长期忽视碳水,也就是主食的摄入,反而会引发不良反应,甚至可能影响寿命。
碳水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,占比超过6成。经过肠道吸收,碳水会转化为葡萄糖,为机体提供能量。 有研究指出,如果摄入碳水的比例错误,供能占比过低或过高,人体机能就会减退,继而增加死亡风险。
但如果长期保持规律的饮食节奏,碳水供能占比一直在50%左右,则会让机体处于一种更为健康的状态。 相关功能运作正常,不良因素较少,人则更容易长寿。
建议晚餐的主食方面安排100g到200g(熟重),可根据个人需求以及饮食结构对食量进行些许调整。 不多不少的进食量,不仅可以避免发胖,还能保证机体需求。
2. 食量太多
晚餐是当代人一天当中最容易大吃大喝的时段,无论是生意洽谈还是好友相聚,晚餐注定是一场狂欢。 但与此同时,晚餐过量摄入食物,也是胃肠道的负担。
考虑到我国居民普遍没有夜间运动的习惯,夜跑、锻炼者十分有限,那么晚餐吃太饱就注定没办法消化。 胃肠道消化负担过重,同时摄入过量的能量,则容易引发肥胖,继而增加脂肪肝、“三高”等风险。
一般来说,在营养搭配合理的前提下,吃7分饱就够了。 因为下午到夜间这段时间,人体会逐步进入松弛状态,机能运作速度减退,会对胃肠道消化形成天然的障碍。所以想健康,晚餐不能不吃也不能多吃。
综合来看,长期不吃晚餐对于普通人来说是弊大于利的。 这种做法虽然可以在短期内实现减重,但长期上,却会破坏机体运行的规律,甚至是影响健康。各位朋友,你有不吃完饭的习惯吗?